9月29日,由中国植物学会主办、河南省植物学会承办的“科普走四方”系列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迎来第三讲。河南大学教授韩远记为初中部七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《植物花香的密码》的专题科普报告,引领同学们走进植物芳香世界的科学前沿。
韩远记教授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花香入手,生动阐释了花香不仅是植物的“嗅觉名片”,更是其与传粉者、环境交流的“化学语言”。他系统讲解了花香的成分构成,包括萜类、苯丙烷类、脂肪酸衍生物等主要挥发性有机物,并结合玫瑰、茉莉、桂花等常见花卉,形象比喻花香为“一支由多种化合物共同演奏的交响诗”。
报告中,韩远记教授还介绍了花香提取与鉴定的现代技术,如水蒸气蒸馏、顶空萃取、超临界CO₂萃取等,并展示了花香在香水、食品、医药、情绪调节乃至绿色农业中的广泛应用。他强调,花香科学已超越传统的“增香”功能,正逐步成为连接自然、健康与科技的跨学科领域。
作为河南省植物学会科普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本场报告不仅拓展了同学们对植物次生代谢与芳香科学的认知,也激发了大家对生命科学与天然产物的浓厚兴趣。韩远记教授在总结中鼓励同学们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,未来在生物科学与绿色技术领域勇于探索、贡献力量。
“科普走四方”系列活动持续推动高端科研资源走进中学校园,通过生动易懂的科普形式,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创新意识的培养,为植物科学与青年教育的深度融合注入新动力。